案例1:某公司原料日裝卸量可完成350t左右。由于原料采購計劃沒有協調到位,某日,原料到貨量突然增至700t。為及時完成卸車任務,生產部門只能高薪聘請外部人員協助卸車,制造費用中的人工成本因采購部門的計劃不周而增高,同時對本公司人員工作情緒造成負面影響。
案例2:配方師為降低成本而使用了未經試驗的新原料,但由于該廠生產工藝不具備使用該原料的條件,導致生產效率大幅下降,人工成本及制造費用大幅上升,同時還影響了其他產品的正常供應,給市場造成一定波動。
案例3:某產品中,因主要原料的產地及生產工藝發生改變,原料密度比以前小,用量雖然相同,但成品體積變大,成品包裝尺寸未變,不能裝下原有的重量,而被迫采取其他方法補救,結果生產時間被大量浪費,生產效率大幅下降,客戶紛紛投訴,產品內在質量雖然沒有下降,但卻降低了產品在客戶心目中的形象,其影響是深遠的。
案例4:因標簽標識藥物屬農業部限制使用品種、執行標準編號更改、營養成分分析值改變(總磷、食鹽、粗灰分、粗蛋白質、賴氨酸、蛋氨酸等)等原因,需要重新制作新的飼料標簽,原有標簽全部作廢,造成損失。
案例5:空豆粕包裝實際重量是
案例6:成品庫房漏雨,沒有及時檢查,出庫后,接到眾多投訴,企業支付賠款的金額超出修理成品庫的資金。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從這些案例可以看出,單個部門進行單項成本控制并不難,但總體成本控制卻需要部門間高度協調的系統控制,不經過各方面的充分論證而單一改變影響總體成本的某一環節,勢必會影響全局。因此,飼料企業生產成本的降低是建立在各部門、各崗位協同作業基礎之上,既沒有哪個部門起著決定性作用,也沒有哪個部門能夠單獨將生產成本控制下來,牽一發而動全局的成本控制連鎖反應要求企業必須高度關注影響成本的各類因素,探詢成本控制的系統管理模式成為現代飼料企業必須破解的管理難題